第四届消博会{{isshowcontent}}暂未开启
敬请期待!
我知道了
欢迎来到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欢迎来到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欢迎来到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 简体中文
  • English
【大咖观点】中国发展观察|首届消博会:提升海南影响力,分享中国新机遇 ④
发布时间:2021-07-15 17:13        来源: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公众号



根据《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基本建成。


过去几年,海南自贸港充分挖掘离岛免税市场潜力,今年则透过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的窗口,促进品质消费提速, 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消费新趋势



2014年—2019年,消费连续6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现如今,中国已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动力。


中国消费呈现新趋势,消费升级需求大。


一是商品消费高端化。商品消费持续升级,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通讯器材、金银珠宝、家电等升级类商品分别增长21%、11.6%和11.2%。


二是消费结构服务化。实物商品消费正向服务消费转型。大众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高。


三是消费方式网络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020年1—8月,中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5%,比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8.1%。


四是消费产品智能化。根据《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2020年电动拖把同比增长超260%,电动理发器零售额增幅达165.8%。


五是消费群体年轻化。中国“90后”和“00后” 新一代消费者重质量、重性价比,倾向于尝试新事物,消费潜力巨大。


六是城乡消费市场融合化。网上零售持续向农村下沉延伸,优质农产品通过网上销售进入城市。


七是消费国际化。中国扩大进口,引进优质商品和服务。同时,国民通过出境游和“海外购”大量购买境外商品。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未来五年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海南拥有中国唯一的自贸港政策红利,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免税店落在海南,离岛免税、保税仓储、落地免签等开放政策进一步鼓励境外消费回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加快中国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有利于释放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潜力,以国内市场的循环畅通,吸引国际高端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源,推动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优势



(一)消费逆势增长显韧性


据2020年海南省经济运行情况简报显示,2020年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增速高于上半年(实施离岛免税新政前)17.4%,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离岛免税新政释放政策红利。受免税经济带动,2020 年全省零售业增加值增长8.1%,增速高于上半年18.4%,拉动GDP增长0.6%,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了18.2%。


线上消费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全省网上零售额相较于前年增长了2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6%。


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旺盛。据海南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及通讯器材类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比前年分别增长132.9%、102.8% 和11.0 %,增速分别高于商品零售平均水平127.9%、97.8%和6%。


(二)免税市场潜力巨大


离岛免税已跨入高速发展期。基于自贸港建设和免税新政的红利释放,海南离岛免税实现跨越式增长。据海关统计,2020年全年离岛免税销售额274.8亿元,同比增长103.7%。随着内循环加速和消费升级,免税购物人数渗透率和客单价将不断提升,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市场将呈现出更具活力的发展态势。


“旅游+购物”的模式成为深度挖掘海南“旅游+ ” 发展模式潜力的最佳切入口,有利于发展优质旅游和优化整体产业布局。离岛免税定位于中高端消费群体,能够有效带动旅游消费升级。


(三)“新消费”蓬勃快速发展


网上零售、跨境电商等新型消费发展势头强劲。据海南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5.26亿元,同比增长7.53倍。大宗及B2B网络交易额实现1536.23亿元,网络零售额752.7亿元。


新消费向农村下沉, 农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2020年海南农村网络零售额共实现100.15亿元,同比增长13.66%。


四)消博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消博会坚持供给侧改革,展示平台集聚“高、新、优、特”消费精品,增强市场高质量供给能力,扩大有效供给、中高端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消费升级。助力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借助自贸港政策红利、生态示范区和一流营商环境等优势,有效集聚各类生产要素,推动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链落地海南,带动海南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联动国内、外资源要素市场,推动实现“双循环”。


消博会作为消费平台创新的重要切入点,有利于释放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潜力,对内对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对外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推动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政策举措



(一)制度集成创新


以制度集成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目前,海南发布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及任务清单(2020-2022年),提出了18项行动、60项任务。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等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加强营商环境法治保障, 打造世界一流、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版建设,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持续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面,制定海运、空运舱单业务数据切换方案,推出免费数据交互服务,推动通过一个接口进行数据申报,进一步提升通关效能。借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降低时间、人力成本,减少关务费用,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便利。


持续推动旅游市场运营、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动海南涉旅企事业单位成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发展协会,做好行业协会服务和管理工作,完善提升各级旅游部门职能和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加大对涉旅企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服务支持,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咨询、注册认证、人才招聘及管理服务等,进而构建高效化、国际化旅游市场运营管理体制。


(二)立足服务,创建一流消费环境


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公路网络,积极推进利于区域旅游的铁路网建设,加快推进航空、铁路、水运码头之间的交通连接和“零换乘”。积极运作海南至世界各地国际航线,改善入境旅游交通条件,构建较为完善的旅游空中交通网络体系。


完善旅游集散咨询体系。在交通集散重点地方如火车站和飞机场,试点建立集旅游咨询、旅游形象展示、旅游特产展销、旅行社服务、特色餐饮体验、停车换乘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集散中心,完善旅游人员集散中心功能, 形成便捷、舒适、高效的集散服务体系。


建立优质旅游服务的量化标准。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服务标准如《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规范》《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等仍是“定性”标准,定量标准较为欠缺。借鉴国内外先进旅游服务标准,引进ISO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建立优质旅游服务的量化标准。


高标准打造国际化旅游服务梯队。以优质旅游为导向,加强服务人员双语教育和服务培训,提升旅游消费服务质量。持续推进旅游质量国际标准化建设,推动中免集团等企业开展国际标准化质量认证,鼓励涉旅企业开展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高标准打造国际化旅游服务天团。


打造高端消费新地标。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对标国际一流,在特色地理标志地,高标准、差异化打造一批集会议、展览、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文化+商业”国际消费核心商圈。


(三)“引进、培育”双轮驱动


打造国际旅游人才集聚平台。建立“卓越涉旅企业培育库”,扶持一批具备企业家精神、高端旅游人才汇聚的领军企业。引进国际知名涉旅企业在海南设立全球总部、亚太总部、大中华区总部,布局研发创新中心、运营中心、配送中心和消费体验中心等,推动打造国际旅游人才集聚平台。


精准、柔性引进高层次旅游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候鸟型”人才服务站为依托,引进、鼓励高层次旅游人才来琼创业,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计划,使其享受相应政策待遇,释放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红利,提高人才集聚度。


构建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积极推动海南“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项目等旅游人才引进、培养工程,推出政策“大礼包”, 加大工程影响力与吸引力,扩大工程覆盖面,由酒店业扩大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旅游餐饮企业等,使培养对象多元。同时,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等国外知名旅游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从中选拨“高精尖”旅游人才,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培养拔尖人才,构建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队伍。


(四)塑造国际特色目的地形象


开展“海南免税优品”国际化营销。评选一批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免税品牌,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客源地旅游管理机构、目标市场旅游企业合作,通过互联网营销、自媒体营销等营销新方式,强化、推动国际营销精准营销,构建国际营销体系,开展“海南免税优品”国际化营销。


塑造“海南免税天堂”国际特色目的地形象。全面提升“海南免税优品”品牌国际营销力,同时要加强粤港澳等区域消费市场联动, 充分发挥广州、香港、澳门及大湾区消费市场空间广阔、对外辐射力强的优势,促进国内、外消费资源的自由流动,基于免税市场的巨大潜力,努力成为全球最大免税市场,塑造“海南免税天堂”国际特色目的地形象。


(五)生态优先


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贯穿生态旅游理念,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融合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 促进业态创新,推动休闲度假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优化型旅游新业态新方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竞争优势。


“文化旅游+康养”,打造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以农村康养休闲旅游为核心,打造康养生态综合体。通过中医药养生、健身休闲、观光旅游有机结合,完善文化体验、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设施,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康养旅游基地。


“ 旅游+ 现代农业”,促进综合性现代农业大发展。打造一批集农耕体验、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农业创意旅游为特色,推动“生态农业+ 旅游观光、农旅文化+特色产业” 深度融合,打造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打造生态旅游发展资金池。增强投资对象多元化。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分担”的使用原则,为生态旅游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贷款提供风险补偿,探索设立“科贷通”风险补偿基金。


构建生态旅游发展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确保资金池发挥效益,要加强资金绩效审计,科学设计审计指标,构建生态旅游发展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一是生态旅游资金投入指标,包括生态旅游资金分配是否同生态旅游开发的需要和条件契合、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以及资金到位率和及时率。


二是生态旅游项目运营指标,包括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和项目运行三个方面。


三是综合效益类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中细分为生态旅游对旅游业GDP、GDP总额的贡献;对旅游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项目的带动作用;对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9-10期合刊

作者:李伟铭 冯慧 黎春燕

编辑:林帅辰 王羽鸽



← 返回列表